作者: [加]保罗·布卢姆(Paul Bloom) / 光子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副标题: 揭秘喜好和品味的力量
原作名: how pleasure works
内容摘录
你是不是个“超级品鉴家”
在刚开始研究食物能带来的快乐时,我曾认为人们偏爱某些食物的原因来自生理学与进化生物学。因此,对于偏爱的事物,我们可以从味道与气味入手,分析它们带来的感官感受;同时可以推测,我们偏爱的食物是身体需要的,也是适应人类进化发展的;此外,我们对艺术的鉴赏力可能与文化程度、性格、经历和运气有关,对食物的偏好则完全是生理性的,和人类进化史密不可分。
上述观点不能说完全不对,因为确实存在一些能体现上述观点的饮食偏好。例如,人类天生喜欢甜食,因为甜食的主要成分糖是很好的能量来源;苦的东西则通常不讨人喜欢,因为苦味会让人联想到毒。人类是杂食动物,只要能消化,几乎什么都能吃。与其他动物相比,人类的饮食结构几乎不存在生物学限制。
那么,如何解释个体对食物的不同偏好呢?一种方法是从基因角度来解释,如很多人都无法很好地消化牛奶,因为缺乏消化牛奶的相关基因。另一个有趣的发现是,不同的人对味道的感受能力是不同的,约有25%的人味觉很敏感,他们是“超级品鉴家”。你可以通过一个小实验来检验自己是不是超级品鉴家。
科学实验室
首先,用一种蓝色食物给你的舌头染色,此时,舌头上含有味蕾的菌状乳头不会被染色,仍然是粉红色的。你可以请朋友帮你数一下你有多少个味蕾。然后在一张纸上涂上丙硫氧嘧啶(6),舔一下,如果你觉得是纸的味道,没有其他味道,那你跟大多数人一样。如果你尝到了一种令你不舒服的苦味,那么恭喜你,你是个超级品鉴家。
大部分超级品鉴家既不喜欢威士忌和黑咖啡,也不喜欢球芽甘蓝和卷心菜,这些饮料或食物的苦味会被他们的味蕾“放大”;此外,他们对葡萄柚的酸味和辣椒的辣味非常敏感。虽然超级品鉴家的确可以解释人的饮食偏好,但并不是万无一失的,我的妻子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她是个超级品鉴家,不喜欢啤酒和其他软饮料,却喜欢吃带有苦味的蔬菜,如花椰菜。这么看来,从生理学角度解释饮食偏好是多么不靠谱啊!
科学实验室
几年前,一些红酒品鉴家曾开展过一次关于舌头生理机制的研讨会,与会者都接受了丙硫氧嘧啶的测试。结果证明,通过了测试的红酒品鉴家都不是超级品鉴家。而且,没有任何证据表明那些超级品鉴家比其他人具有更强的味道分辨能力。事实上,由于他们对酸味与苦味异常敏感,他们享受不了红酒的美妙。
迄今为止,没人能解释清楚为什么人们会有各种各样的饮食偏好。即使是来自同一个家庭的兄弟姐妹,有一半相同的基因,有同样的文化背景和成长历程,他们的饮食偏好也可能很不一样。例如,我很讨厌奶酪,我妹妹却特别喜欢奶酪,我不知道到底是为什么。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能发现一些会导致不同饮食偏好的因素,文化差异就是其一。如果你想知道某人喜欢吃什么,最好这么问他:“你是从哪里来的?”通常,文化差异能很好地解释为什么韩国人喜欢吃泡菜,墨西哥人喜欢吃玉米粉薄烙饼,美国人喜欢吃果酱小圆饼;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美国人与欧洲人不像其他地区的人那样喜欢吃昆虫、老鼠肉、马肉等。文化差异与成长环境的不同导致了人们饮食偏好的不同。
————————————
【找书籍加微gaiwo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