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比] 纳坦·乌伊汤达 / [哈] 阿德利娜·库尔马哈诺娃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原作名: L’Art d’exprimer son désaccord sans se fâcher
出版年: 2023-6
内容摘录
第二部分 诡辩术的狂欢节
亲爱的读者们,我有一个坏消息:格雷厄姆标靶很容易被不怀好意的人加以利用。他们只要稍稍对标靶动点歪心思,就能立刻轻轻松松瞄中靶心或者紧邻靶心的位置,而且这个办法屡试不爽。有些人堪称这项技艺的冠军,我们来看一个虚构的例子。
歪曲“实质内容”
随着选举的临近,民粹主义政客梅多尔提出了他最新的执政纲领。小猫菲利克斯一直讨厌这条该死的小狗梅多尔,决定给他制造点麻烦,就在脸书上向全世界发布了下面这段文字:“你们读过梅多尔的最新纲领了吗?他在里面说,所有的条纹猫都是恐怖分子!然而,我就认识不是恐怖分子的条纹猫。他这种以偏概全的本领可太厉害了。”从技术上说,这是一个几乎命中格雷厄姆标靶靶心的典型例子。菲利克斯引用了梅多尔的一句话,然后予以反驳。没有辱骂,也没有攻击个人或者攻击形式,甚至不是无论据反驳。
做得不错,菲利克斯。只不过在梅多尔的纲领里并没有“所有的条纹猫都是恐怖分子”这样的内容,连相关的暗示都没有。事实上,菲利克斯根本没有读过梅多尔的纲领。然而,他这条带有谴责意味的信息受到了大量关注,很多网友借此发泄心中的恨意,表扬菲利克斯注意到梅多尔在纲领里写的这段让人咬牙切齿的内容,跳跳虎看完菲利克斯发表的文字后表示:“一想到他这么说条纹猫,我就义愤填膺!我希望谁能给他点颜色瞧瞧。”其他稍微友善的网友显然发现了这位饱受指责的政客并没有在其纲领或其他地方说过条纹猫都是恐怖分子。菲利克斯竭尽全力不让这些人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里,也不让大众听见他们的声音。
想要以不正当的手段强行接近靶心,有一个绝妙的方式就是使用一到多个诡辩术。在这个虚构的例子中,菲利克斯就使用了世上最古老的一种诡辩术——偷换概念。
在古希腊,诡辩家教授雄辩术和说服术。无论是面对集会上的公民,还是审判中的陪审团,又或者仅仅是身边的家人,他们的目的就是不惜一切代价说服听众。诡辩家从来不会被道德、公正或者真理之类所束缚。对他们而言,最重要的是说服力,只有它才能推动说理的发展。他们的理由第一眼看上去结构严密、言之凿凿,但是当我们深入研究他们的论据时,就会发现往往并非如此——这就是诡辩术。起初,这个词还不含贬义,但是随着批评它的人越来越多,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
需要记住的一点是,诡辩术是指使用错误的逻辑进行论证。其说理过程看起来很严谨,但事实上根本不成立。请注意,有时候我们会明知故犯。很多心地善良的人也会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诡辩术,只不过他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然而,长远来看,诡辩术始终是真理的阻碍。无论是使用诡辩术来说服对方相信某件过去已经用正确的论据论证过的东西,还是支持某项正确的事业,显现出负面效果不过是个时间问题。因为诡辩术可以支持这件事,也可以支持这件事的对立面。在生活中,你使用诡辩术来说服对方A好而B不好,就会面临对方使用诡辩术表示C好而D不好来对付你的风险。假设正确答案是D的话,那你的立场就会很尴尬。如果你纠正对方,那你就不得不承认你所支持的A其实也不成立,从而颜面尽失。
————————————
【找书籍加微gaiwo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