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编码:3009
由于链接总是被和谐,需要本书电子版的朋友关注公众号:【互联网分享社区】(账号:hlwfxsq),首页回复数字3009 ,或者书名,自动弹出下载地址。
内容摘录
一介“草人”
尹海月
草业科学家任继周先生99岁了。住在北京北五环一个老旧小区的他,每天早上6点起床工作:查看邮件、修订《草业百科全书》的文稿。怕他身体吃不消,保姆每隔一小时就要提醒他休息一会儿。
2022年,他接连得了窒息性哮喘、肺炎。治愈后,记忆力严重衰退,头天晚上计划好的事,第二天早上他就忘了。早几年,他还有力气把报纸放到投影仪上看,现在只能背靠座椅,戴着眼镜,盯着显示屏上“小一”号文字。
害怕与社会脱节,他在2022年年底开了微信公众号,取名“草人说话”。“我现在没法发论文了,但还有很多话想说。”他倚在沙发上,缓缓地说。
任继周是中国草业科学奠基人之一,中国首位草业科学方面的院士,推动了草原学向草业产业的转变。他创建了中国高等农业院校第一个草原系,将草原学科从二级学科推动为一级学科。但这些声名只限于草业领域,普通人并不了解他,也不知道他最初研究草原,是为了让国人吃上肉、喝上牛奶。
“我上中学的时候经常生病。不光我身体不好,好多人都面黄肌瘦,吃不好。当时这种情况,要从营养上着想,就是吃肉喝奶。”任继周回忆,20世纪五六十年代,肉和奶都是奢侈品,市面上肉的肉质也不好。
为了提高草产量,让牛、羊产好肉、好奶,他做出了很多研究成果,这些成果至今仍在被应用。他和团队研制出了第一代草原划破机“燕尾犁”,让高山上仅有两三寸高的草长到了半米左右,草产量也提高了4倍。他带着团队开展划区轮牧、季节畜牧业的试验,成倍提高了草原生产能力。
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肉和牛奶早已走上人们的餐桌。但任继周又在为人们吃得是否安全忧虑。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爆出,他倍感痛心,因为这背后的主要问题之一,是缺乏饲喂奶牛的高蛋白优质牧草,因此商家通过添加三聚氰胺来提高奶粉的蛋白检出量。
在任继周看来,饲料问题不解决,无从谈食物安全、粮食安全。据他预测,中长期内我国的口粮需求量约为2亿吨“食物当量”(将粮、果、菜、牧草、饲料
等折合成一个标准),而家畜饲料需求量为5亿吨。“现在我们粮食不是不够吃,是饲料占了很大一部分,人吃的跟家畜吃的混合在一起了。”他在一次采访中说。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早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他就通过在国内开展一系列科学试验,证明了用牧草代粮、实施草地农业是可行的,但限于各种原因,没有在国内推广开来,“其中有实际困难,更多的是传统耕地农业中,缺乏对牧草和畜禽的认知”。
近20年时间,他将全部精力投入对农业文化和农业伦理学的研究中。在他看来,问题的背后是“以粮为纲”的思维模式,“一说粮食安全就种粮食,养猪是为了肥田,养牛是为了耕田,缺乏动物生产的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