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编码:2954
由于链接总是被和谐,需要本书电子版的朋友关注公众号:【互联网分享社区】(账号:hlwfxsq),首页回复数字2954 ,或者书名,自动弹出下载地址。
作者: 郑非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为什么会有美国
内容摘录
第二章 帝国危机
一 北美殖民地的第一次危机
从1756年开始,大英帝国介入了一场欧洲列强争霸战争,这就是七年战争(1756—1763)。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国与普鲁士联盟,对抗法国、奥地利与俄国,战场遍及欧洲大陆、地中海、北美、印度与加勒比地区。在北美,各殖民地均被动员起来,参与这场大战。在战争英雄威廉·皮特(William Pitt)的领导下,大英帝国大获全胜。在1763年2月签订的《巴黎和约》中,英国的海外竞争老对手法国被迫将整个加拿大割让给英国,并从整个印度撤走(除了几个小港口)。在非洲的加勒比,帝国也颇有斩获。帝国海军已成为大西洋和太平洋毫无争议的霸主。有人说:“我们的钟都为欢呼胜利而敲得破旧不堪了。”另有人感叹:“在这个庞大的帝国里,太阳永不落,帝国辽阔的疆域无边无际。”<“尼尔·弗格森:《帝国》,雨珂译,中信出版社,2011,第30页。”>本杰明·富兰克林则在伦敦对着自己的朋友祝贺,“依我之见,这是任何史书上都没有记载的最光荣的和平,对所有的英语民族都有很大的好处”<“Brendan Simms,The Rise and Fall of First British Empire,1714-1783,Penguin,p.502.”>。整个欧洲,如同富兰克林一般,都感受到了这一点。
这场胜利却不是没有后果的。哲学家大卫·休谟在1764年指出“(不列颠的战争动员)大大地超过了我们国家的自然能力所及,最伟大的帝国也是负担不起的”<“Brendan Simms,The Rise and Fall of First British Empire,1714-1783,p.504.”>。休谟在这里指的,是不列颠在战争期间急剧膨胀的战争债务。1763年,不列颠政府负担国债1.33亿英镑(当年英国的GDP也不过是0.84亿英镑)。在当时,这笔债务可谓是一个极为庞大的数字。战争的胜利,并没有缓解不列颠的债务压力,此后十数年内,这笔债务都没有得到一丝一毫的削减。战争虽然给不列颠带来了广袤的领土,但同时也带来了需要出钱出人防御的新前线。这些领土要获利还是将来的事情,但为之开销则近在眼前。
战争胜利还有另外两个副产品。一是图谋报复的法国。路易十六的大臣韦尔热讷伯爵夏尔·格拉维耶(Charles Gravier, comte de Vergennes)在写给路易十六的备忘录中如此说道:“1763年《巴黎和约》足以显示……这个傲慢的国家
津津有味地享受羞辱我们的快乐,以及英国宫廷里盛行的那种不公道……这份和约里面有最苛刻最不公正的条款……一有机会,您就应该废除它。如果您置之不理……您就会成为这个世代和未来所有世代蔑视的对象。”<“Brendan Simms,The Rise and Fall of First British Empire,1714-1783,p.501.”>对法国人的这种报复心,英国人不是没有觉察。正是从此时起,英国海军保持两强标准就成为政治家的共识,这意味着英国海军要时刻比法国与西班牙的联合舰队还强大。这也意味着一大笔开销。
胜利的另外一个副产品,不那么直观可见,不过优秀的观察家们却可以揣摩得知。早在1759年,一位威尼斯的旅行者就观察道:“这个岛屿似乎同欧洲大陆完全不同,其上所有的居民都有种特别的性格,他们觉得自己优于其他一切人。”<“Brendan Simms,The Rise and Fall of First British Empire,1714-1783,p.501.”>战争的胜利,似乎在普通国民身上,塑造了某种自信和乐观心态。对于普通人来说,战争胜利应该意味着负担的减轻,他们万万也不能理解,为什么如此伟大的胜利所带来的是更不安全的处境和更多的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