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籍查询微信share1426 书籍查询微信share1426
  • 书籍查询微信share1426 书籍查询微信share1426
  • 推荐热书

帝国的技艺:统治不可统治之地mobi-epub-azw-pdf-txt-kindle电子书

人文历史社科 gaiword 1个月前 (08-22) 305次浏览 扫描二维码

书籍编码:2960
由于链接总是被和谐,需要本书电子版的朋友关注公众号:【互联网分享社区】(账号:hlwfxsq),首页回复数字2960 ,或者书名,自动弹出下载地址。

帝国的技艺:统治不可统治之地mobi-epub-azw-pdf-txt-kindle电子书

 

作者: 郑非
出版社: 一頁folio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统治不可统治之地

内容摘录

反帝国主义
Armitage, David.The Ideological Origins of the British Empire, pp.125-128.
Armitage, David.The Ideological Origins of the British Empire, p.141.
如果我们回溯历史,就能在英国政治思想史和社会史上发现一系列“反帝国主义”的踪迹。早期的英国共和派政治思想家们,如詹姆斯·哈林顿、约翰·弥尔顿、尼德汉姆(Marchamont Nedham)等人,都继承了马基雅维利对古罗马政治经验的思考,认为罗马共和国的对外征服导致了罗马共和与自由的覆灭,因此自由和帝国之间是相互矛盾的。从罗马共和国覆灭的历史中,他们得出两点主要教训:一,国家的扩展将需要庞大的常备军队和官僚队伍来管理延伸的领土,军队和官僚在镇压外部反抗的时候也方便成为专制统治的工具;二,在对外扩张中,国家将武装下等阶级并纳入大量外籍公民,这会颠覆一国原有的社会秩序。 Armitage, David.The Ideological Origins of the British Empire, pp.125-128.他们中的一些人,比如阿尔杰农·西德尼,得出的结论是,“只有那些不会腐蚀一个国家习俗(manners)的征服才是合理的”,否则“胜利的人民就会倒在自己的剑下”。 Armitage, David.The Ideological Origins of the British Empire, p.141.

Armitage, David.The Ideological Origins of the British Empire, p.133.
但是,完全抛弃帝国也是不可行的。在这点上,他们也相信马基雅维利的判断——在这个列国纷争的年代,不征服他人,就有可能被其他人征服,斯巴达和威尼斯就是前车之鉴。 Armitage, David.The Ideological Origins of the British Empire, p.133.进亦不可,退也不能,那该怎么办?怎样才能打破帝国与自由之间的这种紧张关系呢?

哈林顿:《大洋国》,何新译,商务印书馆,1996,第229—239页。
哈林顿:《大洋国》,第229页。
这些思想家想出来的方案是,建立一个较松散的帝国。比如哈林顿在《大洋国》中提出,共和国在向外扩张的时候,有三种选择:可以对外进行军事征服和完全的控制,或者与外部力量结成平等的同盟,又或者与外部结成不平等的同盟,扩

张的国家只要保持某种领导权就行。 哈林顿:《大洋国》,何新译,商务印书馆,1996,第229—239页。哈林顿认为,前两者要么是自我毁灭的,要么是软弱无力也不够稳定的,只有第三者才足够牢靠。他引述西塞罗说,“宁愿做世界的保护人,而不愿做世界帝国”。 哈林顿:《大洋国》,第229页。

参见Barbon, Nicholas.A Discourse of Trade, https://www.marxists.org/reference/subject/economics/barbon/trade.htm。
转引自Armitage, David.The Ideological Origins of the British Empire, p.142。
转引自Armitage, David.The Ideological Origins of the British Empire, pp.142-143。
这种较松散帝国的具体实现形式就是一个“海洋帝国”。这个帝国的基石是海上贸易与自由,而非征服与控制。中心与边缘之间的关系将会是某种合作关系,而非单方面的指挥与统治。不占领大量内陆领土,而是满足于在沿海设立贸易据点。这种认识似乎是那个时代的共识,比如17世纪中晚期的英国经济学家尼古拉斯·巴尔本(Nicholas Barbon)在其著作《贸易论》(A Discourse of Trade)中指出,以贸易为基石的海洋扩张成本远远比大陆征服成本低,在与被征服地的关系上,两者也非常不同:“在前者(即大陆征服),城镇乡村会被焚烧,人民被迫陷于饥绥,这就使得他们易于被统治,也容易屈服;在后者(即海洋扩张),城市被扩建,新城也得以建立,其人民不会被放逐,而得以自我维系,或者被邀请加入帝国。在前者,居民被奴役,在后者,他们则得到自由。” 参见Barbon, Nicholas.A Discourse of Trade, https://www.marxists.org/reference/subject/economics/barbon/trade.htm。另外一位经济学家查尔斯·达文南特(Charles Davenant)则说:“一个海洋帝国不需要一支大军……一个伟大的将军来接管平民政府就能获得伟大。相反,一个海洋帝国可以富裕国家,在国际强权政治领域中保持稳定,在不危及自由的情况下彰显伟大。” 转引自Armitage, David.The Ideological Origins of the British Empire, p.142。乔治·萨维尔(George Savile),17世纪晚期英国政府一位高层人士,也说:“通过陆地征服彰显伟大,是不为我们所容的,此非我等自然之道。”英国必须向历史学习,“我们只是世界地图上一小点,使我们成就非凡的是贸易之功,而贸易则是自由的产物”。 转引自Armitage, David.The Ideological Origins of the British Empire, pp.142-143。


分享微信公众号:互联网分享社区丨索取资源微信:gaiword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帝国的技艺:统治不可统治之地mobi-epub-azw-pdf-txt-kindle电子书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