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颠沛与千年往复(mobi.epub.azw.pdf.txt.kindle下载)
【书籍获取加微gaiword】
编辑推荐
1.名家名著经典,启蒙治史之门径。《百年颠沛与千年往复》集结了著名历史学家王家范教授数十年关于史学研究的深刻见解,文笔流畅,富含哲思,是启蒙历史研究,更新历史思维的佳作。
2.通论中国历史,体悟史学的智慧。本书基于作者深厚的历史感和治学经验、人生体会,体悟解释中国历史,注重中西对比,论述深入人性、鞭辟入里。
3.集中展现王家范社会经济史研究的成果。本书探讨了在风雨动荡的历史转型中,如土地与农业问题、晚明士大夫命运、江南市镇经济等重要问题,流露出一位历经沧桑的历史学家对20世纪学术史的感悟。
作者简介
王家范,1938年生,江苏昆山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副所长,上海市历史学会副会长。主攻中国社会经济史,侧重明清时段与江南地区,于史学认识论与方法论方面也多有探索。代表性学术论著有《中国历史通论》、《百年颠沛与千年往复》等。
目录
第一编
历史轨迹与“大历史”感/3
历史:时空的大化流行/12
社会结构与社会变迁/47
历史深处的追寻:宗教气质与精神分析/67
走向世界与中国情怀/82彷徨与求索/113
第二编
土地关系中的假问题与真问题/143
农业经济结构的历史内涵/162
经济与政治的紧张/205
近世经济变迁的曲线/223
第三编
仁政的理想与哀歌/315
百年世事不胜悲/332
晚明江南士大夫的历史命运/395
晴雨录与帝王心/417
吏治清浊:一个超越道德的话题/423
再版后记/ 434
序言
历史轨迹与“大历史”感
历史,在“空间—时间”的坐标系上画出了一条起伏涨落不定的曲线,每个民族都留下了自己经历过的动态轨迹。没有永久的辉煌,也没有不能挽救的沉沦。“上帝”绝不偏袒任何民族,将盛衰荣辱都交由他们自己去抉择,自己去支配变幻不定的命运。
中国在传统农业社会的长历史时段里,曾经持久地独领过风骚,极盛辉煌。然而大约到明清鼎革之际(1644 年前后),中华帝国夕阳西垂,康雍乾余晖一抹,迅即黯淡无光。与此相反衬,西方以其“理性资本主义”的时代精神,开拓出又一天地,变落后为先进,步入了现代工业社会的新时代。自19 世纪末叶起,先进的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是,不甘落后,追回失去的荣耀,跟踪历史步伐,再铸辉煌。可是,那时的中国真是多灾多难,国运不济。站在世纪之交的门槛前,回眸上一个世纪之交,令人感慨万千:1898 年,旧邦维新的曙光刚刚显露,却瞬间消失(中国近代第一次政治体制改革试验——戊戌变法仅维持百日,即以六君子流血而宣告流产)。1899 年,激愤的中国农民组成义和团,烧教堂,杀洋人,在大河上下掀天翻地。下一年,八国联军长驱直入,攻占北京,再遭国耻。这已到了19 世纪的最后年关,即1900 年。20 世纪的头一年,1901 年,迎来的却是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百年过去,我们这一代人生而有幸亲逢改革、开放的历史性转折,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内,其变化之快已足够令世界为之震惊。不断开拓未来的人们,实在不应急于向前奋进而忘怀过去。过去了的东西,人们往往会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健忘,不珍惜,不复细加深究。我诚挚地建议读者诸君,在忙碌于世务之余,有必要付出一份心思,静心地回眸历史,细细咀嚼和品味过去。任何个人,任何民族,如若遗忘了历史,无异等于再度由零开始,一切从原始状态做起,又怎么能超越现在,走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