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境界:历史真实中的山水画mobi.epub.azw.pdf.txt.kindle下载
【书籍获取加微gaiword】
编辑推荐
1.由中国美术学院统筹,中国思想史研究学者金观涛策划并做序,作者均为近年来学界新锐。
2.将中国思想与书画的研究成果以通俗活泼、图文并茂的形式出版。由既有中国书画实践经验、又受过学术训练并且具有对中国文化事业的热忱和情怀的年轻人来编撰这一套丛书,将有助于读者理解山水画的真谛。
名人推荐
《叁问》的核心作者是中国美院的一群青年,他们在金观涛先生的带领下进行了十年推演。推演的结果令人十分信服,这不仅是因为其发现了中国书画所蕴含的精神逻辑,还在于惊异地发现这些逻辑“竟然是这样的”!中国的艺术精神竟完全顺应思想的演进。于是,他们几乎全盘重构了关于中国艺术的知识,
一个与人心合一的水墨世界出现了。
——严搏非(上海季风书园创始人、三辉图书总策划人)
作者简介
王平,1979 年生于甘肃天水,民进会员。先后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中国思想与绘画研究方向博士。中国思想史与书画研究中心研究员,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副教授。在教学、绘画实践之外,主要从事中国思想与绘画、山水画主题学和“图/ 文”语义方向的数字人文研究。
目录
总序
◎ 被理解和创造中的传统
金观涛/文
page.5
序
◎ 何为“叁问”?为何“叁问”?
史劼/文
page.7
编者序
王平/文
page.11
壹问 山水画背后的思想是什么?
◎ 中国画起源及其演变的思想史探索
金观涛/文
page.002
◎ 论山水画的起源与演变
金观涛/文
page.012
贰问 山水画是何时、又是如何兴起的?
◎ 历史的序言——“游山水”与山水画的起源
赵超/文
page.030
◎ 天人之境——“理学”形成与山水画的崛起
计峰/文
page.044
◎ 雪堂幽坐——山水画如何进入古代士人的
修身生活 王平/文
page.054
◎ 江山寻隐——黄公望的山水生活
郑维坤/文
page.070
◎ 文人意趣——吴门画派与文人山水画的崛起
王平/文
page.086
◎ 道统建构——“四王”画学与明末清初思想
翁志丹/文
page.108
叁问 古代士人与我们观看山水画有什么不同?
◎“ 画”意义的确立——“画”观念的起源
赵超/文
page.126
◎ 山水写生——山水画“写生”观念的由来
计峰/文
page.136
◎ 山水传承——记一次关于山水画的教学
刘磊/文
page.144
◎ 山水观看——“以大观小”与“三远法”
思想史解析 张东华、王平/文
page.154
策划人后记
郑儒儒/文
page.166
作者简介
page.168
序言
编者序(王平/文)
对于山水的钟情,似乎是我们民族血脉中亘古传承的基因。此刻,即便我们深陷万丈红尘,只要得一分闲暇,行走坐卧于山水林荫之间,就能体会到“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这是我们中国人所独享的。因为,作为天道天理的载体,山水于我们有着“宗教式的修身养性”的功能,逍遥纵情于山水,是可以作为人生理想去追求的。作为接受过学院式教育的画者,我们都曾有过这样的追问:
理想的境界:历史真实中的山水画mobi.epub.azw.pdf.txt.kindle下载
(1)山水画背后的思想是什么?
(2)山水画是何时、又是如何兴起的?
(3)古代士人与我们观看山水画有什么不同?
本书即针对上述问题,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思想史与书画研究中心近十年的博士研究成果中遴选。我们希望从思想与观念的层面,为读者揭示“山水”是从何时、因何原因形成、兴起,又是如何成了具有“宗教式的修身”效用的存在;所谓“山水”所指的对象为什么是一个虚的“观念”体,是如何因大乘佛学的兴起而诞生;五代两宋时期兴盛的山水画又是如何进入精英人士和普罗大众的“道德修身”活动中,是以何种形态呈现;在“天人合一”观念的形成过程中,山水和“山水画”承担着什么任务;而在元明清时期,山水画的发展演变历程又是如何与程朱理学及文化大传统之间互动,并最终影响到我们当今的世界观和价值追求。我们希望对于问题的研究不是时代背景的罗列,不是历史故事的串讲,更不是以今人的观点去针砭古人,而是以思想史的方法“穿越”到研究的时代,以当事人思想与视角,审视人生之抉择、生死之大事。
理想的境界:历史真实中的山水画mobi.epub.azw.pdf.txt.kindle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