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获取加微gaiword】
最后一个人类mobi.epub.azw.pdf.txt.kindle电子书下载
编辑推荐
《三体》《机械战警》《西部世界》预言成真?我们是进入半机械人的时代,还是迎来人类的全体覆灭?《最后一个人类》会为你揭晓答案。
这是数字时代荷马的奥德赛之旅。作者马克•奥康奈尔通过长期采访并亲自参与致力于根除衰老、破解死亡的个人和团体,最终写就了这本温柔、幽默、充满爱意的书。
英国著名作家、《橘子不是唯 一的水果》作者珍妮特•温特森,《时代周刊》,《科学》杂志、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一致推荐!入围英国皇家学会科学图书奖、全球权威的非虚构类贝里•吉福德文学奖
湛庐文化出品。
名人推荐
最后一个人类mobi.epub.azw.pdf.txt.kindle电子书下载
[各方赞誉]
令人不安却又妙趣横生,《最后一个人类》是我目前愿意送给每个人的书之一!未来可能属于少数社会极客,对他们来说,人类一直是一台有缺陷的机器,现在他们能解决这个问题了!
——珍妮特•文森特
英国著名作家,著有畅销书《橘子不是唯 一的水果》
数字时代,荷马的奥德赛之旅……《最后一个人类》是一本温柔、幽默、充满爱意的书。
——《时代周刊》
马克•奥康奈尔是一位科技记者,他清楚地表明了自己的偏见:“我现在不是,也从来没有成为超人类主义者。”然而,这并不能阻止他对这场人类自身革命的见证与记录。
——《科学》杂志
《最后一个人类》是一次目标明晰且充满深情的旅程,它深入探究了生而为人的意义,以及未来科学可能会如何重新定义人类。
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
作者简介
作者:(爱尔兰)马克•奥康奈尔(Mark O’Connell)
译者:郭雪
马克•奥康奈尔
● 《纽约客》、Slate网络杂志专栏作家,美国知名文学杂志The Millions 特约撰稿人。
● 其作品发表于《纽约时报》《纽约时报书评》等知名媒体上。
目录
引 言 智能崛起,谁将是最后一个人类
PART 1 成为机器,重新定义生命的未来
01 人机融合,生命与智能的终极进化
人机融合,新世纪的末世预言
重新定义生命
02 未来,身体会以什么样的形式呈现
冷冻人
被保存在生与死的交界
24 到32 美元,越来越便宜的费用
更长久的生命
PART 2 从超级智能到半机械人,化身情感机器
03 全脑仿真,实现无限自我复制与迭代
复写意识和脑机接口,创建数字版不死之躯
全脑仿真出的产物,还是“我”吗
魅力与美好都只能来源于血肉组成的躯体
04 奇点临近,生命1.0 版本正在向超级智能进化
机器智能正在超越人类智能
05 为人工智能设定目标与价值,让其有益于人类
大脑是肉做的机器
超级智能,在肉身之外运行人类能力
可笑的二进制末世论
06 关于人工智能的噩梦,人类真正恐慌的是什么
第1幕:提高工业生产力的“人造人”
第2幕:对人类价值的反噬
07 人的本质,是一台“自动”上条的机器
机器人就是人类的未来
我们“精神上的孩子”
迈向没有人类的未来
08成为半机械人,逃离衰老与死亡桎梏的必然
拥抱技术,让自己成为机器
血肉是一种必亡的存在形式
肉体中存在魔力
逃离肉身的桎梏,获得最终的赦免
PART 2 不被机器反噬的3 个原则
09 原则1:坚守科学的信仰
不可避免的衰退
地球种子,来找我吧
感谢科技
10原则2:不断破解大脑的奥秘
衰老是一种疾病
人与人之间最极端的不平等
那一天还很遥远
11 原则3:寻获生而为人的意义
技术的目标是修正,是拯救
科学是新的上帝
加速人类和机器的融合
生命的真正意义
或多或少,我们已经变成了机器
用躯体和思想来践行自由
结 语 拥抱不朽,进入半机械人新时代
致 谢
序言
[引言]
智能崛起,谁将是最后一个人类
所有故事都因某个人的逝去而开场:我们之所以去虚构这些故事,是因为人终有一死。从人类讲故事伊始,就从未停止表达这样一种欲望:逃离肉体凡胎,变身一些与人这种动物截然不同的存在形式。在那些古老的文字中,我们读到了这样的故事:在因朋友离世而痛苦不堪的时候,古苏美尔之王吉尔伽美什(Gilgamesh)也在恐惧同样的噩运会降临自己身上,于是他远行至世界尽头,找寻一切可以遏制死亡的方法。但是,他最终还是未能逃过死神的魔爪。之后,我们又在希腊神话中看到,阿喀琉斯的母亲把儿子浸入斯提克斯(Styx)的流水中,希望能使他刀枪不入。可这个故事的结局仍然事与愿违,这位可怜的母亲同样没能得偿所愿。
你可以再去看看代达罗斯(Daedalus)和他打造的翅膀的故事,也可以去读读普罗米修斯和他盗取的圣火的悲剧。
人类就这样生活在一种假想出来的辉煌的残迹之中。可是,人本不该如此落魄!我们不该这样脆弱和心存羞耻,也不该命定遭受苦难和死亡。对自己,我们总是有着更高的期许。伊甸园的故事,它的整个场景设置——从伊甸园、蛇,到禁果,再到被放逐,这一切似乎都是致命性的错误,是“系统的崩溃”。亚当的堕落和因果报应让我们沦为如今的“我们”。至少,这是诸多人类故事中的一个版本。从某些角度来看,我们似乎只是想解释给自己听,为什么人类会遭受此等不公正的待遇,会存有如此“不自然”的自然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