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年来谁铸币(mobi.epub.azw.pdf.txt.kindle下载)
【书籍获取加微gaiword】
编辑推荐
半两、五铢、开元通宝、光绪元宝……这一枚枚小小的钱币,背后隐藏的故事,折射了什么样的时代?它们究竟如何影响着中国历史的走向?
50种中国钱币串联的中国史,看到朝代变迁背后的本质
知名文化学者马未都做序,历史学家李学勤、钱币专家戴志强、丝绸之路钱币专家杜维善等力荐
名人推荐
王永生先生的这本书,以中国钱币三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以及不同地域和文化的交流入手,这是与一般钱币学类著作很大的不同之处。他对每一种钱币的历史脉络和背后的故事,都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在严谨研究、推论的同时,还保证了本书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李学勤(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中国钱币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历史系博士生导师)
序
马未都
我一直认为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简单了解一下中国钱币的历史。这有诸多好处:首先,钱币的历史是中国历史的直接折射;其次,了解了钱币史,就比较容易理解中国历史上社会变革的原因;再有就是知道了货币的本质,方能真正懂得古代乃至当代社会的基本制度。
中国人从贝币起,大约摸索了一千年才定下方孔圆形的圜钱。秦王朝统一货币的英明之举,使中国后来长达两千年的帝制社会稳如泰山;纪重制的方孔圆形钱——五铢钱是世界上生命力最长的钱币,使用了大约八个世纪,直到唐代才改进为通宝钱制,这一变革让铜钱重获新生,又生存了一千多年。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的铜钱造就了中国的财富,让中国人避开了像欧洲那样长达近千年的中世纪黑暗,有了令人羡慕的长久幸福。
我们今天每一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钱的影响,也离不开古代钱币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我们虽然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纸币的国家,宋代人就已经使用纸币——交子,但我们依然对纸币心存芥蒂,原因是宋元明清乃至民国的纸币使用最终都没有一个好的结局。
所以我们就更应该了解一下中国货币的演进,了解各类货币的本质,了解不同货币制度的利弊得失,只有了解得多一些,对事物尤其对经济事物的判断才会更趋于正确;钱本身没有优劣,只是使用者或曰发行者造就了它的优劣,让它翻云覆雨,让它推波助澜。
钱本来只是一种农具,挖地而用。《说文解字》释:钱, 铫也。古者田器。最初的形象如铲,布币是从铲形农具演变而来的,钱作为货币的代称,最初应是借用。古代称钱为“货”,为“泉”,前者为本质,后者为引申;前者实在,后者浪漫;前者优,后者美。因此可以说,钱币的历史是一部实在浪漫又十分优美的历史。